大運河添新色 數字文創助力大運河文旅發展
2020-11-1809:27:19來源:中國網
千年文脈,奔流不息,所描述的正是燦爛的中華文化遺產之一——大運河。長期以來,中央高度重視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多次對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近期在揚州又有最新批示傳達:要把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跟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等統一起來。
可以説,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目的是通過文化、生態和旅遊三個運河的建設,活化千年運河文化資源,打造中華文化的金名片。這個過程中需要調動所有參與方,特別是活躍的民營經濟和文化企業。近期,國內領先的數字文創企業完美世界控股集團發佈大運河文化數字文創戰略,希望用數字文創經驗幫助解答好如何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的舉國命題。
創新文旅復興大運河文化
京城一杯酒,飄香到杭州。大運河從歷史中走來,至今已有2500多年曆史,它與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相連接,是一條集經濟之河、交通之河、文化之河和中外交流之河於一身的運河。
自古以來水運富民,民富城興。沒有大運河,就沒有沿岸城市的今天。大運河沿線有35座城市,融匯了吳越、淮揚、楚漢、皖江、徽州等地域文化。如今,單一的“水運時代”已成為歷史,但大運河對城市發展、文化傳播的影響仍在繼續。
2014年,京杭大運河成功申遺並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更加彰顯了大運河的文化價值。2019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標誌着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
現在,在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這一寶貴遺產的使命之下,如何讓有着2500多年曆史的運河煥發新生,成為舉國上下思考問題。而從城市、地域和文化的角度,大運河無疑將以新的方式,從歷史中走來,繼續為沿線文旅產業發展注入生機。
在千年運河文化的浸潤下,“運河牌”已經成為沿線省份和城市的標配。特別是江蘇省提出,要把大運河文化帶江蘇段打造成先導段、示範段、樣板段,努力打造最美麗、最精彩、最繁華的江蘇名片。江蘇各市中,淮安要打造“運河之都”,揚州要做靚“運河原點”,蘇州要再繪“姑蘇繁華圖”等等。
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過程中,這裏變得既古又新。在江蘇攜大運河加速擁抱文旅、推動運河文化“活”起來的背後,是江蘇率先走在建設大運河文化帶的全國前列的決心。
在江蘇,大運河蜿蜒約790公里,流經8個城市,沿線常住人口占江蘇全省85%,經濟總量佔江蘇全省91%,至今仍是江蘇的經濟重心、美麗中軸、創新高地。目前江蘇已經針對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出台一系列專門政策,並設立全國首隻、初始規模200億元的大運河文化旅遊發展基金;發行全國首支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專項債券,規模23.34億元,用於資助13個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項目。
完美世界控股集團攜手大運河探索新路
大運河所經之處皆有故事與風俗。除了文化作品傳承至今,其精神遺產更是生生不息。以大運河為聯繫紐帶,讓這張金字名片在世界舞台上更加熠熠生輝,是大運河所有參與方的共同願景。
在南通,昔日斑駁廠房唐閘古鎮已變身1895文化創意產業園,吸引了40多家創意設計類公司入駐;在鎮江,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舉辦了持續五個月的藝術生活節,新鋭藝術家和青年匠人們將潮流文化創造性地融入了千年古街;在蘇州,蘇州工匠園用直播打造線上線下互動的新零售模式,幫助蘇州工匠更好地對接文化消費市場,帶動產品迭代創新。
而在數字時代,如何用新技術手段與創意內容將大運河文化傳承好,打造具有領先地位的品牌IP和文旅開發模式,是大運河建設面臨的新機遇。
11月15日,完美世界控股集團發佈了完美世界大運河文化數字文創戰略,和江蘇省大運河文化旅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宣佈將以文創化思維賦能大運河文化建設,攜手江蘇方面共同推動大運河沿岸數字文旅“新基建”發展,打造大運河智慧文旅品牌IP。
從2019年以來,完美世界控股集團就率先提出,要用文創化思維賦能傳統行業,讓各類品牌方切實提升在用户、特別是年輕用户中的口碑,在ToB端進行了大量跨界實踐。
江蘇文投集團副總經理、黨委委員兼江蘇省大運河文化旅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國豐説,“運河文化帶傳承建設也需要緊跟時代發展,賦予大運河文化新的時代活力。相信此次雙方攜手,定能實現大運河文化建設傳承的數字化升級,共同擦亮大運河這一文化金名片。”
完美世界CEO蕭泓在合作會上表示:“將結合文創化思維,從品牌IP開發運營、數字化跨界賦能、共建文化高地等方面,挖掘和豐富大運河文化內涵,讓千年文脈、奔流不息。”
未來,完美世界控股集團希望攜手更多大運河沿線省份、城市共同努力,打造大運河文化文旅新生態,促進沿線產業發展和城市升級,進一步彰顯運河生態文旅價值,探索大運河文化建設與數字文創融合發展的新路。